欢迎光临~米乐电竞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新闻中心

丧尽天良!央视315打响第一枪黄焖鸡被曝剩菜回收使用变质食材

来源:米乐电竞    发布时间:2025-05-10 00:49:01

  3月12日,新京报曝光了该品牌黄焖鸡后厨的乱象,看完之后,简直让人三观尽毁,胃里翻江倒海。

  “杨铭宇黄焖鸡”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的人均价格大约 20 元。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和学生群体来说,黄焖鸡米饭几乎成了他们的 “救星餐”,既便宜又快捷,味道也还算不错,因此食客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家看似亲民的餐饮品牌,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排架子上摆满了提前做好的鸡肉碗,没有一点遮挡,就那样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旁边呢,厨师一边操作,一边还在抽烟,甚至还若无其事地倒垃圾,更过分的是,竟然随地吐痰。

  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食材的卫生状况实在是让人堪忧,谁能保证这些暴露在外的鸡肉没有沾染到各种病菌和脏东西呢?

  更让人恶心的是,如果白天卖不完的鸡肉,店员们根本不会扔掉,而是直接加热后再卖。

  鸡肉已经隐隐散发出臭味了,可店员却一脸淡定,轻描淡写地说:“没事,热热就没味了。”

  这种操作,简直让人无语。难道他们真的以为高温加热就能掩盖一切问题吗?要知道,食材一旦变质,就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和毒素,导致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记者拍到,店员在洗碗的时候,竟然徒手把顾客吃剩的饭抓出来,然后把里面的香菇挑拣出来,又直接放回备菜的框里。

  店员还颇为得意地说道:“这几个香菇加上剩的青菜,又能出一份餐了。”听到这话,记者都惊呆了。

  店员还“贴心”地提醒:“能用的捡出来,不好的千万别拿,防止顾客看出来。”

  卧底的记者担心这样操作会吃出问题,忍不住问店员:“万一顾客吃出问题怎么办?”

  店员却一脸无所谓地说:“吃出问题是公司的事,跟我们没关系。”这种态度,简直让人心寒。

  除了剩菜回收,记者还发现店里使用变质的食材进行再加工。记者在暗访过程中发现,土豆和香菇都已经散发出酸味了,但店员却直接在水里冲了冲就接着用了。

  还有发黑的牛肉竟然被加入红色素,摇身一变成了“新鲜”的食材。店员们还自豪地表示:“一点都舍不得扔,咱们就是这么会过日子。”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些店员居然没有健康证!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经过任何健康检查,就非间接接触食材、为顾客提供服务。试问,这样的餐饮店,谁敢放心去吃?

  事情曝光后,网上立刻炸开了锅,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我最近一个月吃了20多回杨铭宇黄焖鸡,看完新闻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次曝光的问题可能仅仅是个别加盟店的管理问题,并不能代表所有门店。

  一位网友留言说:“我经常吃的那家杨铭宇黄焖鸡,后厨是透明的,看起来挺干净的,店员也很注意卫生,一个店一个样,不能一棍子打死。”

  然而,更多的网友对这种观点并不买账。有人反驳道:“就算是加盟店,总部也有责任监管到位。食品安全是底线,不能因为是个别门店的问题就推卸责任。”

  涉事加盟门店即刻停业,并且永久关店;同时,总部还宣称要在全国门店进行深度排查。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答案似乎并不乐观。许多人表示,类似的声明已经听过太多次了,但问题依然屡屡发生。

  一位网友直言:“每次出问题都是停业、道歉、整改,然后过一段时间又爆出新的问题。这种‘道歉-整改-再犯’的循环,已经让人麻木了。”

  还有网友调侃道:“这次是315曝光了,下次呢?难道每次都要靠媒体监督才能察觉缺陷?”

  早在 2024 年 9 月,郑州的一个企业订购了杨铭宇黄焖鸡,结果员工们集体中毒,不得不就医治疗。

  更早之前,四川的一家杨铭宇黄焖鸡门店,消费者反映在食物中吃出了老鼠,随后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

  然而,这样一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该品牌依旧没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直到这次央视 315 晚会曝光,才让更多人看清了这家品牌背后的黑幕。

  值得一提的是,杨铭宇公司的董事长曾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这个公司名其实是自己儿子的名字,之所以这样命名,是想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经营。

  不知道这位董事长,敢不敢让自己的儿子杨铭宇去吃这样卫生状况堪忧的杨铭宇黄焖鸡呢?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此公司这次能不能痛定思痛,彻底改正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大家吃过杨铭宇黄焖鸡吗?经过这次事件,大家还会选择去吃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联系人:雷先生

手机:13503750938

电话:0375-5533398

邮箱:huabangchuiju@163.com

地址: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南环路889号